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717名围绝经期妇女骨量丢失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bone loss in 717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4 [2]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基 金:2013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2989);2012年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重点项目(201201019)
年 份:2017
卷 号:23
期 号:3
起止页码:363-3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717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及一般情况,探讨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骨量丢失情况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以2016年5月-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下辖社康中心的40~60岁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45岁、45~55岁、55~60岁中符合围绝经期诊断标准者的762例纳入此次研究,共回收问卷717份,有效回收率94.09%。采用MQD-7000超声波骨密度分析仪,检测受试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建立信息采集表,记录骨密度;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和流产次数等;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调查包括是否饮用咖啡、牛奶、浓茶,是否吸烟、饮酒,以及近5年是否经常锻炼等。最终将45~55岁之间,以及40~45岁、55~60岁中符合围绝经期诊断标准者纳入讨论,将检测结果以每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分析每组骨密度T值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有疼痛情况者极为普遍,有1个部位以上疼痛症状的妇女有456名,占63.6%,疼痛性质主要为酸痛,占56.21%。骨量损失情况及骨量减少发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而饮用牛奶的人骨量损失情况小于不饮用牛奶的人(P<0.05),这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咖啡、浓茶、吸烟、饮酒骨量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本次研究对象为女性,有这些生活饮食嗜好的人总体数量较小有关;近5年经常锻炼的人整体比较较小,仅占12.55%,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对骨量减少影响较小。女性BMI越高,骨量减少的发生率不一定增高,经秩和检验(bonferroni校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发现,怀孕和生产次数的增多均会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处于围绝经期妇女伴有疼痛症状的比例为63.6%,骨量减少发生率随着增龄而增加,主要危险因素为增龄、怀孕和生产次数,
关 键 词:围绝经期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绝经后 生育情况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589.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