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肌电、肌动信号评估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病人上肢痉挛的干预作用    

Effects of Different Frequency Electroacupuncture on Upperlimb Spasticit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Based on EMG and MMG Signal Evalu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向云[1,2] 王辉[3] 倪俊杰[4] 李光林[3] 杨万章[5] 张良清[1,2] 许娜[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52 [2]深圳大学附属南山医院,广东深圳518052 [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4]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5]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4A020212383);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No.A2016287);广东省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知识创新计划项目(No.JCYJ2014041109400991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重点项目(No.南科研卫2014-001)

年  份:2017

卷  号:15

期  号:5

起止页码:541-5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低频电针组(2Hz)与高频电针组(100Hz),每组15例。针对病人痉挛性瘫痪上肢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肌动图(MMG)记录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表面肌电、肌动活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肌肉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在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的IEMG均下降,肱三头肌IEMG均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频组比较,高频组病人在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IEMG低于低频组,肱三头肌IEMG高于低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肱二头肌表面肌动信号均方根值(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的RMS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频组比较,高频组病人肘关节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RMS低于低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上肢)、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下降,Fugl-Meyer量表(上肢)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频组与低频组比较,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明显下降,Fugl-Meyer量表评分(上肢)、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频电针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低频电针组。

关 键 词:脑卒中 上肢痉挛 电针 频率  生物信号 改良Ashworth量表  Fugl-Meyer量表  改良BARTHEL指数

分 类 号:R7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