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  ( EI收录)  

Impacts of precursor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n ozone pollution in Pearl River Del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建[1] 吴兑[1,2,3,4] 范绍佳[1] 廖志恒[1] 邓涛[4]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3]暨南大学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4]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30422;414750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203305);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531)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3

起止页码:813-8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_E2017_2018、EI、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2012年中国气象局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的O_3、NO_x逐时浓度数据,广州观象台逐时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向风速数据,统计分析了2012年O_3前体物(NO_x)以及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O_3和NO_x均表现出单峰结构的月变化特征,且分别于10月和3月达到峰值,为(104.9±68.0)μg/m^3,(131.1±122.1)μg/m^3.O_3的日变化为单峰分布,午后的浓度较高,而NO_x浓度于早晚高峰有增加,且夜间浓度高于白天.NO_x对O_3有显著的滴定作用,O_3浓度随着NO_x浓度的增加呈现指数形式下降.高温低湿条件有利于O_3的形成.与NO_x类似,O_3浓度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大以指数形式相应的增大和减小.当珠三角地区受偏西风控制时,下风向地区的O_3浓度最高,而当珠三角地区盛行偏北风时,下风向地区的O_3浓度最低,且该方向所对应的NO_x浓度最高,表明广州城区的NO_x对O_3的滴定作用显著.珠三角地区发生光化学污染的关键性因子主要为20~40μg/m^3的NO_x浓度,高于27°C的气温,低于55%的相对湿度以及受偏西风控制.分析发现10月份O_3的形成主要受VOCs控制,且烯烃的O_3生成潜势贡献最大,为69%,而烷烃和芳香烃的贡献分别为15%、16%.

关 键 词:臭氧 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物 气象因子 珠江三角洲

分 类 号:X5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