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
基 金: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民国粤籍女明星电影实践研究1930-1949"(批准号:2016GZ QN38)成果
年 份:2017
期 号:3
起止页码:98-1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初期,联华电影公司的国片复兴运动带动浪漫爱情节剧电影亚类型的兴起,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国片复兴"是彼时精英电影人希望从政治层面和艺术层面重建理想男性气质的一种努力。一方面,电影人希望用相对理性的叙事方式关注现实社会,替代早期国片西洋镜式的奇观化场景调度及过度的情感宣泄;另一方面,也希望建立成熟的叙事性电影机制,以此确认电影作为艺术的属性,进而确立电影人的知识分子身份。"国片复兴"这一男性精英话语从情感、个人转向理性、社会(国家),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由个人主义转向国家主义的历史进程同构。然而,"国片复兴"又是具有异质性及内在矛盾的一套论述及艺术实践:理性建立需要电影叙事去欲望化,但叙事性电影又必须依赖于欲望结构的运作。这种异质性便造成彼时电影理论论述与制作实践("浪漫爱"与感伤、迷恋叙事)之间的裂缝。
关 键 词:电影公司 复兴运动 情节剧 浪漫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相对理性 男性气质 艺术层面
分 类 号:J905[戏剧与影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