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分析    

Dynamic Snow-Melting Proc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ir Temperature in Tuotuohe,Qinghai-Xizang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扬[1,2] 徐维新[3] 白爱娟[1] 张娟[3] 刘晓敬[4] 欧阳建芳[5]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610225 [2]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兰州730030 [3]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宁810001 [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5]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西宁810001

出  处:《高原气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3085;3156067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54)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24-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受自然条件和观测数据的限制,对青藏高原腹地高时间频次积雪融雪动态过程的认识与研究仍不足,利用高原中部沱沱河地区野外观测试验场2013/2014年冬半年积雪深度和气温数据,对发生在11月期间的积雪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中部地区融雪过程表现为先缓后急的总体特征,融雪在雪深较小的后期迅速加快。雪深变化与气温存在紧密联系,融雪过程发生之前3 h之内的气温都显著影响雪深变化,雪深变化与超前30 min及同步气温相关最为显著,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600和-0.3589,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考虑温度的滞后效应,沱沱河地区雪深下降在温度>-13℃时就可发生,-4^-2℃是主要消融温度区间,这个温度明显低于中国其他山区积雪消融的临界温度。融雪过程主要发生在12:00-18:00期间,且存在12:00-13:30与16:30-18:00两个快速下降时段,值得注意的是,热量状况最好的14:00-16:00雪深下降并不显著。融雪期日照时数与雪深的相关系数为-0.845,融雪前期气温对雪深影响大于日照时数对雪深的影响,融雪后期日照时数对雪深影响大于气温对雪深的影响,均通过0.01显著性检验水平。融雪过程与热量条件及日照时数间的复杂关系表明,青藏高原腹地积雪的消融与日照时数、雪的形态、消融程度、升华过程等均有一定联系。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积雪 融雪动态  气温

分 类 号:P426.633[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