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豆科作物间作燕麦对土壤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legume-oat intercropping on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N_2-fixing bacter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北京100193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3]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201503120)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957-9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方法,比较了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O;大豆/燕麦,OSO;绿豆/燕麦,OMO)对燕麦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和绿豆间作显著改变了燕麦土壤的理化性质.燕麦土壤固氮微生物nif H基因拷贝数为每克干土1.75×10^(10)~7.37×10^(10),拔节期和成熟期OSO和OMO中nif H基因拷贝数分别是O中的2.18、2.64和1.92、2.57倍,且各处理成熟期nif H基因拷贝数显著低于拔节期.样品稀释性曲线和覆盖度结果表明,各样品nif H基因测序结果可靠.与绿豆间作显著提高了燕麦土壤nif H基因的多样性.各样品固氮微生物属水平上优势类群均为Azohydromonas、固氮菌属、慢生根瘤菌属、Skermanella和在属水平上无法归类的固氮微生物,但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样品OTU的venn分布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拔节期和成熟期nif H基因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两个生育时期OSO和OMO具有更相似的nif H基因群落结构.表明与大豆和绿豆间作可显著提高燕麦土壤固氮微生物的数量,并影响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关 键 词:豆禾间作 nif H基因 荧光定量PCR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分 类 号:S154.3] S34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