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及热成熟演化  ( EI收录)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nanoporosity in sha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建坤[1] 何生[2] 颜新林[3] 侯宇光[2] 陈小军[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4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4]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

出  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2111);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06-006)

年  份:2017

卷  号:41

期  号:1

起止页码:11-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收录号:20171903645421)、IC、INSPE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和中生界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氮气吸附实验测试技术对页岩储层的纳米级孔隙发育特征及热成熟演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页岩主要发育了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等4种孔隙类型;TOC和Ro是控制页岩纳米级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对于高演化页岩,不同干酪根类型的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的大小次序为Ⅰ型>Ⅱ型>Ⅲ型;石英和黏土矿物通过控制TOC的变化对纳米级孔隙发育和分布产生间接影响;页岩热成熟度演化影响页岩孔径分布和微孔、中孔和大孔相对含量的变化,在高—过成熟阶段,与有机质有关的微孔、中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极高成熟度阶段,页岩大孔转变为中孔和微孔,有机质孔隙变小,纳米级孔隙体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页岩中干酪根、可溶沥青热裂解生气作用和甲烷化作用可能是页岩有机质纳米级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页岩 纳米级孔隙  孔隙类型 热成熟演化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