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伦理消费者为何“言行不一”:解释水平的视角    

The attitude–behavior gap of ethical consu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al lev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财玉[1] 雷雳[2] 吴波[3]

WANG Caiyu LEI Li WU Bo(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Busines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China)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河南信阳464000 [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2 [3]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天津300222

出  处:《心理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2157;7150212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SH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164);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Nanhu Scholars Program for Young Scholars of XYNU)的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511-5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PUBME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伦理消费(Ethical consumption,EC)是指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或处置产品时考虑到个人消费行为对社会、环境或动物福祉的影响。虽然伦理消费日渐流行,但在金钱支付时伦理消费的态度却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行为,即言行不一。本文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出发,以"心理距离→解释水平→个体反应"为分析框架展开。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在态度评价阶段和产品选择阶段两个时间点上,消费者与伦理产品的心理距离远近不同,分别激活了高低解释水平表征;高低解释水平下个体在动机和认知上又存在诸多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个阶段的反应不同,继而出现伦理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的分离。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根据解释水平理论有效提高伦理消费行为。

关 键 词:伦理消费  态度与行为的分离  解释水平  

分 类 号:B849] F713.55[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