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格局
Spatial Pattern Chang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Second National Land Survey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TAN Yong-zhong HE Ju YUE Wen-ze ZHANG Liang WANG Qing-ri(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Institute of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 China, Beijing 100037, 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杭州310058 [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7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AZD012);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6C25002);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140834M46);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200811090)~~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2
起止页码:186-1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的耕地面积到底是多少,一直是个谜,特别是在耕地面积出现几十年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居然比调查前多出了2亿多亩。论文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的耕地面积数据,从耕地总面积和不同类型的耕地面积两个维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从区域尺度来看,"二调"多出的2亿多亩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几近一半,华南是唯一减少的区域;从省级尺度来看,26个省份耕地面积增加,以东北三省和新疆、内蒙古居多,京沪苏粤陕出现减少,尤以苏粤为甚;从市级和县级尺度来看,耕地增减空间集聚明显,耕地增加的地市和县市均以东北最为集中,耕地减少的地市以珠三角和长三角最为集中,耕地减少的县级单元以粤苏云三省最为集中。2)耕地的三种类型都出现增加,但旱地最多(53%)、水田最少(10%);水田和水浇地均"北增南减";旱地的增减主要分布在北方,且增减的空间分布都非常集中,东北增加较多,黄淮海平原减少较多。耕地分布重心的持续北移,加剧了水土资源的不协调性,从而影响耕地的质量,未来中国政府在高度关注耕地数量变化的同时,更应强化耕地质量的提高与保护。
关 键 词:耕地保护 耕地面积变化 空间格局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分 类 号:F32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