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Chang-ji(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年 份:2017
卷 号:43
期 号:1
起止页码:1-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当前,古诗文吟诵在校园和社会上正逐步展开,在什么是"吟诵"、古诗文吟诵的规则要领的解说中,以及由此引发的普通话朗诵古体诗文是否得当等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对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传统吟诵的规则要领予以提纲挈领的论述和解析,提出"雅言诵"是中国古老的历史传统,具有读书学习、仪式朗诵、郑重表达意见等多项功能;古诗文的普通话朗诵,本质上是"雅言诵"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中的演变,是有声语言的当下性原理导向的必然,认为普通话朗诵是以"新话剧"为中介向西方学习的语言样式,误将戏剧形态与语言形态混为一谈,割断了"雅言诵"的历史传统与当下的连接。古体诗文的普通话朗诵,在语音层面上仍然体现了古体诗声律的总体面貌,朗诵的关键在于把握古诗文的语体形式特征,使古诗文的朗诵具有独特的"韵味";朗诵的根本,在于把握古诗文作品的思想情感基调,处理好"作者意"与"读者意"的关系,以"声情"与"词情"的统一表达作品的情景和意境。今天逐步通行的"吟诵"概念,在古代本是"吟"和"诵"的合成词,"吟"发源于战国时代,此后历代相传,与"诵"同为广众化的读书方法;吟诗,是古代文人诗歌创作的辅助手段和欣赏体味诗歌的一种方式。在声音形态上,"吟诵"是一种"边界模糊"的声乐形式,大众化的实用功能导致其没有凝聚提升为一种独立成熟的艺术门类;从反映了清末民国传统吟诵面貌的有声资料看,传统吟诵调的共同特征为"有腔规而无定谱",技法上的基本规则为"语步诵行"的吐字行腔、音流节奏点"句格"的规则化、旋律行进"腔格"的程式化和拖腔的适度灵活性。传统吟诵不同于歌唱的一大特点在于"一调吟千诗",每个吟诵者在"母调"的基础上都有二度创作的自由。传统吟诵是中国汉语声乐具有原始意味的活化石,是今日学术研究和音乐�
关 键 词:雅言诵 古诗文朗诵 传统吟诵 基本规则要领
分 类 号:I207.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