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策略优化的研究进展    

Updates in optimizing analgesia/sedation strategy for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滨[1] 张竹[2] 马朋林[3]

WANG Bin ZHANG Zhu MA Peng-lin(Center for Cardiac Intensive Care,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Department of Surgery ICU, 309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91, 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100029 [2]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北京100029 [3]解放军309医院SICU,北京100091

出  处:《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  份:2017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122-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DOAJ、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镇静深度的优化已成为当前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深镇静不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但受多种因素(部分未知)的影响,临床上不必要的深镇静仍频繁发生。因此,尽可能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处于浅镇静目标/避免深镇静被强烈推荐。但由于当前缺乏对于浅镇静禁忌证的准确界定,部分接受浅镇静方案的机械通气患者可能被错误设定镇静目标,并因此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此外,慢性重症患者群体受到越来越密切的关注,镇痛/镇静与机体免疫、胃肠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等器官功能的关系等得到了广泛探讨,现有资料表明对该类患者应尽量少给予镇痛和镇静药物。更加重要的是,一项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充分镇痛和浅镇静为基础、以全面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针对机械通气患者远期预后改善的综合性管理策略——"e CASH"被提出,为改变当前尚不完美的医疗、护理行为和认知,改善患者的舒适性、安全性与临床预后提出了临床研究的方向和工作目标,但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尚待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关 键 词:呼吸,人工  镇静  镇痛

分 类 号:R473.52[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