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Long-term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Winter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2]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郑州450044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郑州450002 [4]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原阳科学观测站,原阳453514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3AA102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404404)
年 份:2017
卷 号:48
期 号:2
起止页码:240-2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收录号:2017210368786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长期定位耕作试验(2006—2016年),探讨长期传统翻耕、免耕和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分析长期免耕和深松耕作下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免耕和深松耕作较传统翻耕均不同程度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但在较干旱年份,不同生育期免耕蓄水保墒效果优于深松耕作。从冬小麦扬花期到成熟期,无论何种耕作方式氮素在茎和叶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减小,在穗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增大。扬花期,与传统翻耕相比,连续2 a免耕分别提高茎、叶和穗的平均氮素积累量44.3%、80.5%和70.9%,而连续2 a深松耕作未呈现显著变化;成熟期,连续2 a免耕和深松耕作较传统翻耕均显著降低了茎的平均氮素积累量,增加了籽粒的平均氮素积累量(P<0.05),且免耕优于深松耕作。此外,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显著提高冬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转移率和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P<0.05),而深松耕作仅在较干旱年份未明显提高冬小麦植株营养器官转运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综上,长期深松耕作并不能持续促进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对于干旱少雨年份免耕优于深松耕作。
关 键 词:冬小麦 保护性耕作 氮素积累与转运 土壤水分
分 类 号:S15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