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西梧州地区近十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VP2变化特征分析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vVP2 Gene of IBDV in Guangxi Wuzhou during Past Ten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6 [2]广西大学养禽与禽病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706;3166071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DA118018);2014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项目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32-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近10年来广西梧州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子进化情况,对2013年—2014年间来自该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的法氏囊样品进行IBDV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以及课题组2006年—2013年间分离的毒株,共24株的VP2高变区(vVP2)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QX0601等23个分离株在关键氨基酸位点上具有256I、284A、294I等超强毒株(vvIBDV)的分子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23株分离株与UK661、HK46等超强毒参考株同处一个分支中,亲缘关系较近;QX110603在关键性氨基酸位点上则具有256V、284T、294L等弱毒株的特征,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BJ836等致弱株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对所有分离株进行氨基酸位点分析发现,该地区IBDV进化出现了新的特点,212D-212N符合国内近年来的分离株的变化趋势,209T-209A、338R-338H、359T-359R则表现出地域特点,未曾见过相似报道。研究结果表明,具有vvIBDV分子特征的分离株是该地区近10年来主要流行毒株,该地区IBDV毒株在vVP2序列上仍处于不断进化中,且带有地域特点。
关 键 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VP2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分 类 号:S852.659.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