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个省市的空间差异研究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Quality of New-pattern Urbanization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Based on Study of Spatial Differences among China's 31 provinces( cities) during the year of 2003 to 2014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蓝庆新[1] 刘昭洁[2] 彭一然[3]

机构地区:[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市100029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3]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北京市100846

出  处:《南方经济》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制造业应对碳关税的预警机制与策略研究(12CJY037)”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杰出青年培育计划支持(15JQ02)”

年  份:2017

卷  号:46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差异  

分 类 号:F06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