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晓娜[1]

机构地区:[1]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15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重庆市教育科学重大招标课题“教育领域‘精准扶贫’的实施战略研究”(2016-ZD-03)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6-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是充分强调教育扶贫功能的体现。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聚焦于"教育精准扶贫"的社会发展要求,从教育对"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和措施等几个方面,基于美籍印度学者阿玛蒂亚·森提出"可行能力"的视域,进一步深入探究教育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内部机制。可行能力理论认为贫困的本质是人基本能力的缺失和被剥夺,通过教育可以提升贫困群体的文化素养和和职业准备,增加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减少贫困的发生率。在"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教育研究视角中,一方面,经济贫困导致受教育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不高反馈在经济收入具有正相关。因此,教育资源配置要均衡化,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教育信息化是缓解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手段,越是在贫困地区越需要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设置教育扶贫专项,向受教育不利的贫困儿童倾斜。在教育扶贫制度设计中,充分考量有效性、差异性和补偿性,形成多元化的资助体系。

关 键 词:教育扶贫 代际贫困传递  可行能力  

分 类 号:F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