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来源黄芩炮制品的解热作用比较研究    

Comparitive Study on Antipyretic Effects of Processed Products of Scutellariae Radix from Different Orig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志军[1] 杨秀娟[1] 张金保[1] 耿广琴[1] 杜弢[1,2]

YANG Zhijun YANG Xiujuan ZHANG Jinbao GENG Guangqin DU Tao(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兰州730000

出  处:《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基  金: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H2012-020);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12-05)

年  份:2017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16-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7_2018、IPA、JST、RCCSE、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比较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的解热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药物组分别给予不同来源的黄芩生品、酒炙品水煎液灌胃,连续给药2 d。第3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1)造模。2 h后,继续灌胃1次。造模1,2,3,4 h分别检测大鼠肛温,动物处死后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各药物组大鼠在造模2,3,4 h时ΔT显著低于模型组,且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道地产区河北产黄芩组比较,甘肃黄芩Ⅰ组(生品)、Ⅱ组(酒炙品)大鼠2,3,4 h时ΔT均显著高于河北产黄芩组(P<0.05);同时,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的Ⅰ组(生品)、Ⅱ组(酒炙品)大鼠血清中IL^(-1)β、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河北产黄芩Ⅰ组、Ⅱ组(P<0.05)。结论二倍体黄芩、四倍体黄芩、甘肃黄芩均有解热作用,但甘肃黄芩解热作用与道地黄芩有一定差异。不同来源黄芩生品与酒炙品对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无显著性影响。

关 键 词:黄芩 来源  炮制  解热

分 类 号:R284.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