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    

Taxonom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anghuang(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声华[1] 黄冠中[2] 陈愉萍[1] 戴玉成[3] 周丽伟[4]

机构地区:[1]自然科学博物馆,台中40419 [2]中国医药大学,台中40402 [3]北京林业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3 [4]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出  处:《菌物研究》

基  金:台湾林务局补助研究计划[补助编号101林发-07.1-保-40(吴声华)];台湾林务局补助研究计划[103林发-07.1-保-19(黄冠中;吴声华)]

年  份:2016

卷  号:14

期  号:4

起止页码:187-2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IOSIS PREVIEWS、CAB、CAS、RCCSE、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真正野生桑树桑黄数量少而伪桑黄种类及数量多。真桑黄分辨不易,也难以栽培子实体。桑黄在2012年发表为新种,在2016年发表为新属。桑黄族群分析结果,可分为"华西南"、"华东南-台湾"、"中国东北-韩国-日本"3个主要族群。华西南可能是桑黄的起源中心。本文未显示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具有毒性。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皆具有良好清除自由基能力,抗发炎及抑制肝、肺癌细胞的能力。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效果优于杨树桑黄以及暴马桑黄。桑树桑黄优良菌株菌丝体的几项有效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并不亚于桑黄子实体。文中同时提出促进桑黄产业开发的几点意见。

关 键 词:中国  日本  韩国  药用真菌

分 类 号:Q949.329[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