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患者足三里、关元穴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研究    

Treatment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and Guanyuan on septic shock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林兵[1] 吴伟[2] 张伟清[3]

LIN Bing WU Wei ZHANG Wei-qing(So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shui, Zhejiang 323400, Chin)

机构地区:[1]浙江省松阳县中医院针灸科,浙江丽水323400 [2]浙江省松阳县中医院康复科,浙江丽水323400 [3]浙江省松阳县中医院手术室,浙江丽水323400

出  处:《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基  金:浙江省卫生厅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52342zx)

年  份:2017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766-76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针刺患者足三里、关元穴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旨在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6月于医院进行治疗1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进行针刺足三里、关元穴治疗,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休克指数、APACHEⅡ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与胆道为主,分别占39.1%、23.2%、21.0%;感染性休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占59.5%,革兰阳性菌52株占34.0%,真菌10株占6.5%;治疗后24h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针刺组休克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针刺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针刺组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对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影响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关 键 词:针刺 感染性休克 病原菌 足三里 关元

分 类 号:R63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