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单侧听觉剥夺对声源定位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effect of unilateral auditory deprivation on sound loc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锦峰[1] 戴金升[1] 王宁宇[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20

出  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1090/H13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2066、7162072);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1410025027)

年  份:2017

卷  号:52

期  号:2

起止页码:136-1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单侧聋患者的耳间时间差和强度差信号不足或缺失,可造成其声源定位( sound localization,SL)能力欠缺和噪声环境下言语理解力下降。单侧聋也会造成中枢听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导致单侧听觉剥夺。由于听觉中枢的可塑性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差异,处于发育早期的听觉中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听觉功能与结构完善的关键期,也是听觉剥夺后中枢适应性改变的敏感期。发生于敏感期的单侧聋会造成听觉通路深层次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突触联系的不当建立、皮层功能的跨通道重组等,导致双侧SL通路显著的偏侧性活动。听觉通路偏侧性形成是为了代偿耳间信号的不足,利用健耳完整的耳廓波谱信号来提高SL能力,听觉中枢的重构也是为了提高皮层神经功能区的效用。而这些适应性改变的基础则是不同感觉刺激诱导下的特征性分子及递质的改变。但是单侧聋后的中枢代偿性改变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发生于敏感期的代偿,持续到敏感期后便成了听觉康复的重要障碍,患侧听觉恢复后听觉通路的这种偏侧性也难以逆转,造成了目前单侧聋康复干预的困境。因此,为提高对单侧听觉剥夺特点的认识,本文将单侧聋及单侧听觉剥夺的相关内容做一回顾。

关 键 词:听觉丧失,单侧性  听觉剥夺 声定位  神经元可塑性

分 类 号:R764.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