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82-2013年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及气象因素影响  ( EI收录)  

Vegetation phenology change in Tibetan Plateau from 1982 to 2013 and its relate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孔冬冬[1] 张强[2,3,4] 黄文琳[1] 顾西辉[1]

KONG Dongdong ZHANG Qiang HUANG Wenlin GU Xihui(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cademy of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州510275 [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4]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25903);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621061)~~

年  份:2017

卷  号:72

期  号:1

起止页码:39-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EI(收录号:20171303506475)、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NDVI3g数据,本文定义了18种植被物候指标研究植被物候变化情况。根据1:100万植被区划,把青藏高原划分为8个植被区分。对物候变化比较显著的区域,采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降水、太阳辐射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研究物候变化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生长季初期物候指标,转折发生在1997-2000年,转折前初期物候指标平均提前2~3 d/10a;青藏高原末期物候指标转折发生在2004-2007年左右,生长季长度物候指标突变发生在2005年左右,转折前末期物候指标平均延迟1~2 d/10a、生长季长度平均延长1~2 d/10a;转折之后生长季初期物候指标推迟趋势的显著性水平仅为0.1,生长季末期物候指标、生长季长度指标趋势不显著。2高寒草甸与高寒灌木草甸是青藏高原物候变化最剧烈的植被分区。高寒草甸区生长季长度的延长主要是由生长季初期物候指标提前导致的。高寒灌木草甸区生长季长度的延长主要是由于初期物候指标的提前,以及末期物候指标的推迟共同作用导致的。3采用PLS进一步分析气象因素对高寒草甸与高寒灌木草甸物候剧烈变化的影响。表明,温度对物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两植被分区均显示上年秋季、冬初温度对生长季初期物候具有正的影响,该时段温度一方面会导致上年末期物候指标推迟,间接推迟生长季开始时间;另一方面高温不利用冬季休眠。除夏季外,其余月份最小温度对植被物候的影响与平均温度、最高温度的影响类似。降水对植被物候的影响不同月份波动较大,上年秋冬季节降水对初期物候指标具有负的影响,春初降水对初期物候指标具有正的影响。8月份限制植被生长季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此时降水与末期物候指标模型系数为正。太阳辐射对植被物候的影响主要在夏季与秋初。PLS方法在物候变化研究中具有较好的�

关 键 词:物候 青藏高原 NDVI3g  PLS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