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基原甘草的分子鉴定及市售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licorice species and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licorice sli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瑞[1] 李文东[2] 马永生[1] 周姗[1] 薛宇涛[1] 林瑞超[3] 刘颖[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102 [2]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102206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品质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102

出  处:《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4ZX09304307001)

年  份:2017

卷  号:52

期  号:2

起止页码:318-3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DOAJ、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甘草是我国最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及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干燥根及根茎可作为甘草入药。然而不同基原甘草药效差异显著,而通过传统方法对其进行鉴别十分困难。为了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基原甘草进行鉴定,本文从全国7省份21居群采集了240株甘草。利用PCR扩增获得了长度为616 bp的ITS序列以及389 bp的psb A-trn H序列;通过DNAMAN比对分析,在ITS序列中找到4个变异位点,并确定了2种ITS单倍型,在psb A-trn H序列中找到3个变异位点,并确定了4种psb A-trn H单倍型;结合ITS及psb A-trn H序列分析,确定了3种基原甘草的分子鉴定方案。利用该方案对来自全国4个主要中药材市场的40份甘草药材进行了准确鉴定,并进一步利用HPLC法测定各药材中2种三萜类有效成分(甘草酸及异甘草酸)及4种黄酮类有效成分(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的含量,应用SPSS 21.0对HPLC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对市售甘草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本文为不同基原甘草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分子鉴定方案,并且对甘草药材的流通现状及质量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乌拉尔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ITS  PSBA-TRNH 分子鉴定 HPLC  质量评价  

分 类 号:R9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