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不同穴方对便秘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Effect of Manu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Single Acupoint or Acupoints Combination on Intestinal Movement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Mi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AO Fang SHENG Hong-mei ZHANG Tian ning WU Sheng-bing CAO Jian ZHOU Mei-qi(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S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 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合肥230038 [3]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合肥230038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1CB 505205)
年 份:2017
卷 号:42
期 号:1
起止页码:62-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单穴之间、单穴与相应穴组之间、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之间治疗便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便秘选穴组方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小鼠190只,每组10只,分别就单穴组、单穴与相应穴组、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的比较进行实验设计,均分别设有正常组和模型组做对照。采用灌胃给予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选取"曲池""上巨虚""天枢"和"大肠俞"进行针刺。其中,单穴间比较选取4个穴位的单侧,单穴及相应穴组间比较选取4个穴位的双侧以及"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的单侧,四单穴组方与相应穴组间比较选取"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的双侧以及4个穴位的单侧同时针刺,留针20min,共针刺7次。以上均观察针刺对便秘模型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2h排便粒数和肠道推进率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3个模型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2h排便粒数和肠道推进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比较,各单穴(单侧)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多(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1)。3与模型组比较,各单穴(双侧)组及天枢+大肠俞组、曲池+上巨虚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5),且天枢+大肠俞组与曲池+上巨虚组均优于相应的单穴(双侧)组(P<0.05)。4与模型组比较,四单穴组方组及曲池+上巨虚组、天枢+大肠俞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12h排便粒数明显增加(P<0.05),肠道推进率明显提高(P<0.05),且四单穴组方组优于天枢+大肠俞组及曲池+上巨虚组(P<0.05)。结论:1针刺各单穴均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2针刺穴组的效应优于相应单穴双侧组,提示穴位间具有协同作用;3针刺四单穴组方的效应优于相应双穴组,提�
关 键 词:针刺 慢传输型便秘 首次排便时间 粪便粒数 小肠推进率
分 类 号:R245.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