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湘江中游江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ediments of Middle Reaches of Xiangji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Jun ZHU Yun-hua HU Jing-song PENG Guo-wen XIE Hong-yan LI Zhi-liang PENG Cui-ying(College of Pharmacy and Life Scienc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2]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A1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152)
年 份:2017
卷 号:33
期 号:2
起止页码:135-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湘江中游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于枯水期在株洲段和衡阳段采集了6个断面的18个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中Cd、Pb、Zn、Cu的总量、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分析了其污染程度与等级,并评价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成效。结果表明:(1)湘江中游4种典型重金属(Cd、Pb、Zn、Cu)含量远高于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83.1~1 178.7、4.46~15.9、2.88~16.1和3.35~6.22倍;整体上看,重金属含量由上游往下游呈逐渐增加趋势。(2)湘江中游各采集点沉积物重金属的交换态比例不高,无定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很大比例,有较高的二次污染风险。(3)湘江中游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差异显著,霞湾镇和松柏镇生物可利用性最高的是Cu,其余各采集点均为Cd。(4)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比较,各采集点Cd、Pb、Zn、Cu含量均已超标;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Cd,已达到强—极强的污染程度。(5)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湘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
关 键 词:湘江中游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分 类 号:X8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