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研究新进展:多样性变化及古气候波动 ( EI收录)
Recent advances in Mesozoic fossil wood studies in China:diversity variations and palaeoclimate im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3]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4]国土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4 [5]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6]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82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010;41302004;41402004;41572014;4147201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项目(XDB18030502);中国科学院科技交叉与合作创新团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40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20161102);开放基金项目(133113)
年 份:2017
卷 号:24
期 号:1
起止页码:52-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BSCO、EI(收录号:20171003416258)、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作为植物化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化石不仅在探究地质历史时期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植物界演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古气候变化和古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证据之一。中国中生代木化石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四川、重庆、云南、辽西和新疆等三叠纪—白垩纪化石产地和层位陆续发现了一批木化石新材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的多样性的认识,并在利用木化石揭示三叠纪至白垩纪陆相古气候特征和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文中重点介绍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辽西侏罗纪燕辽生物群及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木化石新发现并分析其古气候指示意义,揭示上述化石所反映的气候降温事件、古气候波动及其与带毛恐龙出现的关系等。通过对中生代木化石多样性演化、时空分布模式以及木材生长轮解剖特征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古气候整体特征,并对中国中生代木化石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 键 词:木化石 多样性变化 古气候波动 中生代 研究进展 中国
分 类 号:Q914.21] P53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