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Effect bicyclol combin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on decompensate cirrho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自成[1] 梅冬雪[2] 刘斌[3] 庞智寅[3] 裴宝瑞[3] 王娜[4] 徐晓平[4] 张国顺[4]

机构地区:[1]迁西县中医院药剂科,河北迁西064300 [2]开滦总医院消化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3]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4]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477)

年  份:2017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76-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异甘草酸镁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联合组28例,在异甘草酸镁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2片/次,2次/d,口服。治疗2周后,评价3组疗效,观察3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6.43%)高于异甘草酸镁组(89.29%)和常规治疗组(78.57%),异甘草酸镁组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异甘草酸镁组、常规治疗组,异甘草酸镁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双环醇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

关 键 词:肝硬化失代偿期 双环醇 异甘草酸镁

分 类 号:R57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