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研究——基于四川藏区23县(市)1320户的调查    

Research on Impoverished Tibetan Farmers' and Herders'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in Participating in Pro-poor Tourism:Based on A Survey of 1320 Households in 23 Counties(cities) in the Tibetan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冲[1] 耿宝江[2] 庄天慧[3] 杨浩[3]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3]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旅游学刊》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省藏区多维贫困及其治理对策研究"(14XMZ006)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1

起止页码:64-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理论模型,使用双槛模型对四川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四川藏区男性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较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可能性将不断降低;拥有草场、牦牛或房屋较好的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较强,参与旅游扶贫的可能性较大;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重要他人支持度、个人胜任/控制力对其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629的正向中介效应;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旅游资源一般的县(市)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772的正向中介效应;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283的正向中介效应;可以看出,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参与行为的中介效应只存在于旅游资源一般和较丰富县(市)。

关 键 词:贫困农牧民  旅游扶贫 参与行为  双槛模型  四川藏区

分 类 号:F592.7[旅游管理类] F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