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中国式建构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显滨[1,2]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法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中心 [2]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土地法治研究中心

出  处:《当代法学》

基  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中药复方的专利国际化壁垒及对策研究"(15ZS0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上人工岛屿理论与实践的法律研究"(16YJC820041)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7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114-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活跃的当下,违约所导致的精神损害事件频发,依照我国现有法律,守约方无法经由违约责任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只能诉诸尚无力为精神损害提供充分庇护的侵权责任。域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此领域已积累诸多经验,我国宜在肯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下,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四个要件——有法可依、因果联系、损害严重和恢复经济状态之原状。同时,秉持合理预见性原则、最高限额原则、过错与责任相当原则及自由裁量原则,力争在守约方与违约方之间达至一个最为公平、合理的利益衡平。

关 键 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期待利益  侵权责任

分 类 号:D92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