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嚼食槟榔的成瘾性:研究状况及可能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微[1,2] 兰燕[1] 邓冰[1] 严万森[1,3]

机构地区:[1]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贵阳550004 [2]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心理学教研室,邵阳422000 [3]贵州省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贵阳550004

出  处:《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8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190022);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4]2022号);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黔教合KY字[2015]485);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JD2013083);贵阳医学院博士基金项目(YJ2014-6)部分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5

期  号:6

起止页码:505-5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15_2016、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1槟榔的药理学性质槟榔(areca nut)是热带棕榈科常绿乔木槟榔树的种子,呈椭圆形,成熟时颜色橙红,可作食用,也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在我国主要种植于海南、云南、福建和台湾,东南亚很多国家也有种植。槟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多酚类、生物碱和矿物质等。生物碱是槟榔的重要成分,与嚼食槟榔引起的身体反应关系最为密切。槟榔果中富含多种生物碱,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槟榔碱和槟榔次碱。

关 键 词:槟榔 成瘾性 人格 心理特征

分 类 号:R9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