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东红层地区降雨入渗模式与岩质滑坡成因机制研究  ( EI收录)  

Research on rainfall infiltration models of slop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ock landslides in red stratum in the east of sichu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江[1,2] 许强[1] 王森[1] 刘汉香[1]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7332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水[2014]02–028–004);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KJ–2015–18)~~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A02

起止页码:4053-40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520318217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川东红层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群发性平缓岩层滑坡,其成因一直存疑。采用现场降雨入渗观察、室内试验等手段重点探讨川东红层岩质斜坡降雨入渗规律和滑坡成因机制。研究发现:以裂缝为主的通道为降雨入渗提供途径,雨水进入潜在滑面后会对滑带土形成软化作用。室内软化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滑带土饱水软化10 d后,黏聚力和内摩擦分别由天然时的20.76 k Pa和21.2°衰减至11.39 k Pa和4°,当泥化夹层重塑样含水率配至50%时,其抗剪强度仅为1.28 k Pa和1.24°。以此为基础归纳2类滑坡失稳模式:蠕滑–拉裂型是由于滑带土软化后强度降低引起的,平推–滑移型则主要是在后缘静水压力、底滑面扬压力和滑带土软化综合作用下发生失稳的。推导的极限平衡公式可为红层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 键 词:边坡工程 平缓岩层滑坡  降雨入渗 滑带土软化  破坏模式

分 类 号:P6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