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谷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SiLCYB基因与米色形成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 SiLCYB Related to Carotenoid Synthesis and the Colored Formation of Foxtail Mill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耀元[1,2,3] 路阳[1] 张彬[1] 禾璐[1] 刘龙龙[2] 王兴春[4,3] 李红英[4,2] 韩渊怀[1,4,2,3]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 [2]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3]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谷030801 [4]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太谷030801

出  处:《分子植物育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693;31471556;31471502);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1403110001);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142-07)共同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14

期  号:6

起止页码:1341-13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杂粮作物,米色是评价谷子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谷子米色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米色分别为深黄、浅黄、白色和绿色的谷子品种各2个,对这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与米色差异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分子水平4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CI指数作为米色测定的综合指标,可对不同品种米色差异进行鉴定,且分别与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与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8个品种SiLCYB基因组DNA克隆发现,只有深黄品种JG21中出现序列变异,有两个SNP位点,且第二处单核苷酸变异使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SiLCYB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最低。通过对籽粒不同灌浆阶段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SiLCYB与另外3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iLCYBLCYE,SiHYD,SiCCD1)的表达分析发现:SiLCYB在大多数品种中表达基本恒定,且与β-胡萝卜素积累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SiLCYE在不同品种中普遍呈现出与SiLCYB同增同减的表达模式,但表达水平低于SiLCYB;同时发现2个降解相关基因(SiHYD,SiCCD1)的表达与β-胡萝卜素积累在灌浆特定阶段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SiLCYB与降解基因SiHYD和SiCCD1共同作用,通过影响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籽粒中的积累,进而影响米色的形成。

关 键 词:Β-胡萝卜素 米色 SiLCYB  籽粒灌浆 表达模式  

分 类 号:S5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