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预测模型研究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flash point of the binary mutually mixed flammable liqui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SONG Xiao-ya PAN Yong JIANG Jun-cheng XU Xun(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Hazardous Chemicals Safety and Control, College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36006;2157613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KJA620001)
年 份:2016
卷 号:16
期 号:6
起止页码:133-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PROQUE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开展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与其结构信息间的内在定量关系(M-QSPR)研究。以332个不同组成和配比的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试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体系中各纯组分的结构信息,计算相应的混合物描述符(SiRMS,Simplex Represent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应用遗传-多元线性回归(GA-MLR)算法从中优化筛选出一组与该体系闪点最密切相关的原子碎片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理论预测模型,并将其与文献已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LR和SVM对测试集样本的平均绝对误差(AAE)分别为4.142 K、1.551 K,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911 K、2.220 K,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962。研究表明,影响二元混合液体闪点的主要SiRMS结构因素是■和■,并且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升高;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降低。同时,与内部交互作用和分子间非加和作用相比,分子间的可加和作用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原子的局部电荷相比,原子类型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 键 词:安全工程 混合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研究 二元互溶 混合液体 闪点 原子碎片
分 类 号:X931[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