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流层经验改正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评估  ( EI收录)  

Assessment of Trop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Models over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君刚[1,2] 陈俊平[1] 王解先[2] 章洁君[1] 宋雷[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2]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200092 [3]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7

出  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基  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863计划(2013AA122402;2014AA123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3046;41174023);国家973计划(2013CB73330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12DZ2273300;13PJ1409900)~~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12

起止页码:1656-16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5103153390)、GEOBASE、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流层延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计算的主要误差之一,其模型精度对测站坐标解算有较大影响,在高程方向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采用SHA解算了中国陆态网GNSS跟踪站的对流层天顶延迟数据,对常用的对流层改正模型EGNOS/UNB3m/GPT/GPT2的天顶延迟量在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种模型的RMS均为4~5cm,各模型RMS之差小于1cm,其中GPT2模型的RMS最小;4种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为1cm左右,GPT2模型的BIAS最大,为1.5cm;时间上,各个模型在夏季精度普遍较低,这是因为夏季水汽丰富,对流层湿延迟变化较大;空间上,各模型在东南沿海精度较低,因为东南沿海气候湿润,湿延迟变化较大;各模型精度对测站高程不敏感,精度在比较高的测站并无明显降低。通过对不同模型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验证该改正模型可以为中国区域用户的对流层模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对流层天顶延迟 对流层改正模型  陆态网 精度评定  

分 类 号:P228.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