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反社会过程筛查表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的初步应用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e Antisocial Process Screening Device-Self-Report in Adolesc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明亮[1] 程姣[2] 邓俏文[1] 黄雨嫣[3] 邓嘉欣[1] 曾红[1] 王孟成[1,4]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广州510006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410011 [3]塔夫茨大学儿童研究与人类发展系 [4]广州大学心理测量与潜变量建模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904);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511078067);广州市属高校社科项目(1201431330);广州大学新苗计划(2004-27)的资助;共青团湖南省委2016年度青少年状况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项目号:2016B21)

年  份:2016

卷  号:24

期  号:6

起止页码:1016-10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评估反社会过程筛查表自评版(Antisocial Process Screening Device Self-Report Version,APSD-SR)在我国青少年群体的适用性及心理测量学特性。方法:在两个独立的中学生样本中(N1=1067,N2=368)对APSD-SR中文版的因子结构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同时采用多个效标工具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对APSDSR18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一个三因子结构模型:冲动、冷酷无情和自恋。该模型在随后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进一步验证(χ2=402.041,df=132,RMSEA=0.070,CFI=0.859,TLI=0.837),大部分项目因子载荷在0.5以上。APSD总分及三个因子具有良好的信度,alpha系数为:0.776、0.694、0.767和0.700。同时,APSD-SR总分及冲动和自恋因子与理论相关的效标存在显著的相关,然而冷酷无情因子得分与效标的关系存在问题。结论:除冷酷无情因子外,APSD-SR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可以接受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关 键 词:精神病态  反社会行为 APSD-SR  青少年

分 类 号:R395.1[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