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EI收录)  

Research on flow units based on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seque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超[1] 罗水亮[2] 窦丽玮[3] 程中疆[4] 胡光明[2] 李林祥[5]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4]新疆油田黑油山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0

出  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97);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CK2016B15)

年  份:2016

卷  号:40

期  号:6

起止页码:22-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70103211731)、IC、INSPE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岩心分析、测井及生产资料,针对马岭油田下侏罗统延9油层组辫状河储层纵横向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通过确定层序格架内储层及渗流屏障空间分布,优选参数将储层划分为E、G、M、P共4类流动单元,结合测井交会分析、岩相相序解剖及沉积过程分析结果,对层序格架内流动单元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短期旋回中,储层颗粒的分选、粒度中值及杂基含量制约着延9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与渗流能力,使不同类型岩石相中沉积组构的差异特征控制着该级次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短期基准面旋回中的各类沉积微相内不同岩相的垂向组合影响着该级次流动单元的垂向差异分布;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与短期旋回内流动单元区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心滩、辫状河道沉积为E、G类优质流动单元分布优势区;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相序和相组合的变化,使不同基准面位置处同类沉积微相呈现不同的砂体叠置样式及规模,进而影响着各类流动单元相对比例的层间差异。

关 键 词:储层流动单元 层序地层 马岭油田 延9油层组  

分 类 号:TE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