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3DBER-S-Fe深度脱氮除磷效果    

Adv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Three-dimensional Biofilm-electrode Reactor With Sulfur/Sponge Iron Mixed Fill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郝瑞霞[1] 徐忠强[1,2] 周彦卿[1] 范军辉[1]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2]云南开发规划设计院,昆明650217

出  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8028)

年  份:2016

卷  号:42

期  号:12

起止页码:1880-18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5_2016、IC、INSPEC、JST、MR、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强化三维电极生物膜(3DBER)工艺深度脱氮除磷性能,提高污水厂尾水质量,将硫磺和海绵铁作为混合填料,构建硫铁复合填料三维电极生物膜(3DBER-S-Fe)脱氮除磷工艺;在不同ρ(C)/ρ(N)、I和水力停留时间(HRT)运行条件下,探究工艺深度脱氮除磷效果.分别从反应器填料和阴极上取生物膜,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表明:在运行条件为ρ(C)/ρ(N)=2、I=150 m A和HRT=4 h时,3DBER-SFe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59%和97.43%;适当增加ρ(C)/ρ(N)、I和HRT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在填料和阴极上丰度最大的均为具有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Thiobacillus,分别占40.62%和44.75%;具有氢自养反硝化功能的Rhodocyclaceae在阴极的分布明显多于填料.因此,3DBER-S-Fe具有较高的脱氮性能主要是硫自养反硝化和氢自养反硝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氢自养反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阴极.

关 键 词:3DBER-S-Fe  水力停留时间(HRT)  深度脱氮除磷 16SrRNA克隆文库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