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小叶栎分布格局对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Response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Quercus chenii to climate change follow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垚[1,2] 张兴旺[1,2] 方炎明[1,2]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6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LX15_0922)

年  份:2016

卷  号:40

期  号:11

起止页码:1164-11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利用Max Ent模型模拟小叶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为典型浓度目标8.5)的潜在分布区,利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探讨气候变迁过程中环境异常区域和引起潜在地理分布改变的关键因素,综合应用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比较、Jackknife检验评估制约现代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采用响应曲线确定环境变量的适宜区间。研究结果表明:Max 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86 9±0.004 5;现代高度适宜区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北部和湖北东部;影响小叶栎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和降水量,气温更重要;最干季平均气温可能是制约小叶栎向北分布的关键因素;末次盛冰期时,小叶栎高度适宜区位于东海大陆架内;全新世中期适宜分布区轮廓已与现代近似;2070年适宜分布区向北移,高度适宜区面积增大,与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相比,这一时期的气候异常程度最高。气温季节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可能是引起地理分布变迁的重要气候因素。

关 键 词:小叶栎 MaxEnt模型  末次盛冰期 气候变化 分布格局  

分 类 号:S792.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