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表征技术与应用研究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hale oil in different occurrence st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启贵[1,2,3,4] 黎茂稳[1,2,3,4] 钱门辉[1,2,3,4] 李志明[1,2,3,4] 李政[5] 黄振凯[1,2,3,4] 张彩明[1,2,3,4] 马媛媛[1,2,3,4]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 [2]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6 [3]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江苏无锡214126 [4]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6 [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15

出  处:《石油实验地质》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陆相页岩油形成演化与赋存机理"(2014CB239101)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6

起止页码:842-8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GEOBASE、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页岩中滞留油存在着多种赋存形式,其中只有游离油才是天然弹性能量开采方式下页岩油产能的有效贡献者。但是,如何对页岩中游离油与吸附油含量进行定量表征以及如何明确它们与周缘介质的相互关系,目前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法。该文通过对现有Rock-Eval热解和热解色谱方法进行改进,结合样品溶剂抽提前后热解对比实验和不同类型样品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热释法定量表征方法。利用新建立的方法对济阳坳陷页岩油专探井岩心样品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页岩吸附油含量与有机质丰度成正比,而干酪根吸附—互溶能力随热成熟度增加而降低;同时,页岩体系内游离油/吸附油比值与有机碳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干酪根不是液态游离烃赋存的主要场所。因此,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页岩油赋存机理研究和页岩含油性快速评价的实用手段。

关 键 词:热释烃  游离油  吸附油  页岩油

分 类 号:TE1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