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信仰与教化之间: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的原因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娴棠[1,2]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6BZJ04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ZH131);山西社科联重点课题(项目号:SSKLZDKT2016079)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6

期  号:6

起止页码:135-1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昌信仰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一种指向文昌星神信仰,一种指向文昌帝君。文昌星神兼具司命、司禄、理文绪之职,秦汉时期司命之职凸显,概与人们对于天命的信仰有关。文昌帝君的原型是梓潼神,从最初的民间自然神发展到人神,从对人神散发英勇之气的武魄的崇拜发展到寄托人们对文武双全的人神崇拜,再发展到对注重文职的人神崇拜。元时受道教的影响,文昌帝君是在吸纳文昌星神信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其神职扩大,且主文运的职能凸显,因此被附祀庙学。元明清出现的文昌神更多指向融合了文昌星神的文昌帝君。元明清时期,在庙学祭祀文昌神大略有三种原因:其一,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弥补庙学祭祀神圣性的不足;其二,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刺激因儒学不兴、科举荒废而导致的缺乏人才的教育的发展;其三,文昌神附祀庙学有助于国家兴盛,社会和谐。从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看出信仰与教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信仰发展教育,刺激人们参加科举;信仰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教化;教化是信仰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关 键 词:信仰 教化 文昌  庙学

分 类 号:B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