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樱桃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Chinese Cherry Landraces (Prunus pseudocerasus)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胤[1] 陈涛[1] 张静[1] 王珏[1] 王浩[1] 汤浩茹[1,2] 王小蓉[1,2]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都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果蔬研究所,成都611130

出  处:《园艺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2114;31272134)

年  份:2016

卷  号:43

期  号:11

起止页码:2119-2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源自中国樱桃主产区7个群体,80份地方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巢式方差及聚类分析法对其叶片、果实及果核2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质量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61-1.64之间,其中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叶片及果核剖面形状等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数量性状无论是在群体间还是群体内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1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9.93%,其中果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高(24.80%),果核顶面观指数最低(6.61%)。在7个群体中,云南的种质材料变异系数最大,为12.92%;安徽的最小,为7.42%。(3)对14个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0.9434%,能反应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4)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以及主坐标分析将80份材料分为2个大类,分布于山东、河南和安徽群体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为华北类群,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群体的聚为另一类,为西南类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群体的中国樱桃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而这种遗传差异可能是由于来自不同的驯化位点而造成的。

关 键 词:中国樱桃 地方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662.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