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湖北省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 EI收录)  

Ecological niche analysis of dominant species of phytoplankton in Lake Changhu,Hube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坤[1] 杨德国[2] 彭婷[1] 罗静波[1] 何勇凤[2] 柴毅[1,2]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荆州434025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23

出  处:《湖泊科学》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项目(2012BAD25B08-03)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825-8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2702554046)、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对长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使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重叠公式测定长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生态位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站点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变化与生态位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个区域以蓝藻门和绿藻门的种类为主,优势种种类和密度随季节变化,表现出1-2个种类成为主要优势种,在丰度、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上远大于其他优势种的特征.依据优势度指数和生态位宽度将优势种分为3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作为4个季节优势种,占据更多的资源位点,有更大的生态位宽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蓝藻门的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ibia)在夏季成为主要优势种,其丰度远大于其他种类,但受到种间竞争及高等水生植物的抑制,没有在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其他种在不同季节此消彼长,但仅在若干季节成为优势种.海子湖区周围的进出水口及马洪台区、圆心湖区的围网养殖会直接影响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进而改变浮游植物优势种在各区域的分布,使用t检验证实了这种差异.环境因子与优势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温、N/P比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长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生态位

分 类 号:Q948.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