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北京市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和2001、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CHARACTERISTICS OF JOB-HOUS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CHANGES IN BEIJING: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DATA FROM THE 5TH, 6TH POPULATION CENSUS AND ECONOMY CENSUS IN 2001 AND 200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纯[1] 易成栋[2] 宋彦[3]

机构地区:[1]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 [3]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出  处:《城市规划》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3YJCZH240);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JBZ020);世界银行项目(7178074)

年  份:2016

卷  号:40

期  号:10

起止页码:59-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 键 词:职住平衡  职住空间错位  可达性 北京  

分 类 号:TU984.113] C912.81[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