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 份:2016
期 号:11
起止页码:40-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尝试提出情感治理这个概念,是源自对文献和现实的三点反思。其一,美国著名人类学杂志《民族志》(ethnography)的一篇论文讨论中国的“送温暖”,认为这样的关怀方式表明中国是一个感性国家(affectivestate),因为西方国家的福利提供是基于公民权利的。我的质疑是,难道国家不可以有这样的表达吗?其二,我观察到,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常常要面对服务使用者的情感评价,而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与正面的情感评价联系在一起,这远远超出我们预设的专业界限,社会工作似乎总要夹杂着情感的劳动。其三,新媒体为个人情绪、群体心理和社会心态的表达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原本被垄断的表达渠道被打开了,情绪的表达自由了,网络社会的具象化与感性化,无疑对传统的、以科层制为核心的治理体系构成了全新的挑战,需要转变思维更多地考虑和回应民众的情绪与心理。
关 键 词:情感评价 新媒体时代 治理体系 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者 维度 西方国家 个人情绪
分 类 号:C912.6[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