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盆底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Efficacy of Pelvic Floor Muscle Biofeedback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虹[1] 杨廷彦[1] 常有军[1] 张远东[1] 王其红[1] 胡可慧[2] 左冠超[1]

TANG Hong YANG Tingyan CHANG Youjun ZHANG Yuandong WANG Qihong HU Kehui ZUO Guanchao(Ba Yi Recovery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 Affiliated Sichuan Provincial Recovery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5, Sichuan , China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uining 629000, Sichuan , 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成都611135 [2]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出  处:《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基  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编号:130494)项目名称: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表面肌电信号和肌力的影响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11

起止页码:1314-13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针刺八髎穴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对照A组)、盆底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组(对照B组)以及盆底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组(联合组),每组20例,均执行每日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间歇清洁导尿;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患者通过排尿日记记录自解小便次数、漏尿次数、清洁导尿次数以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3组患者最大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联合组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每次尿量增加,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漏尿和清洁导尿次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联合组减少最明显(P<0.05);治疗后,3组患者自解小便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八髎穴、盆底肌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均能改善SCI后NB患者的排尿功能,而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针刺 盆底肌生物反馈  八髎穴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