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及保护因素的研究    

Study of high-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low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其印[1] 王东红[1] 张振东[1] 邹焰[2] 明祖谦[1] 李娜[1] 安强[1] 刘毅[1] 林振江[1] 江飞[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贵州遵义563003 [2]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预防医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3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

年  份:2016

卷  号:31

期  号:22

起止页码:4671-46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收集实施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122例,分为研究组(发生LEDVT组)及对照组(未发生LEDVT组)各61例。比较两组间共19个因素的临床资料,分析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LEDVT在各疾病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术中失血量、术后连续卧床时间、术后血小板总数、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血小板总数及P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PTT、体重指数、术中失血量、术后连续卧床时间、术后FIB与LEDVT的发生具有相关性OR=0.105、3.421、4.975、6.584、8.19,P<0.05)。结论 1体重指数、术中失血量、术后连续卧床时间、术后FIB与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LEDVT的发生呈正相关,可能是LEDVT的高危因素,其中术后FIB可能是LEDVT重要的影响因素。2术后APTT与LEDVT的发生呈负相关,提示术后APTT>27.55s可能是LEDVT的保护因素。

关 键 词:妇科 恶性肿瘤 肿瘤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R65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