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核密度的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Study o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yout optimization of Yujiang County based on kernel dens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聪[1] 赵小敏[1] 郭熙[1] 谢文[1] 张佳佳[1] 叶英聪[1]

机构地区:[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出  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49);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BAB204012)

年  份:2016

卷  号:21

期  号:11

起止页码:165-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各项因素,以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4种优化方案,最后引入加权Voronoi图,以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研究表明:余江县综合影响力一级、二级和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472.54、3 173.01和977.26hm^2,面积占比依次为37.33%、47.91%和14.76%,高级别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余江县综合条件优越的中部区域,低级别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域;核密度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高集聚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域,可优先发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中,就近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共1 116.99hm^2,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共2 839.37hm^2,内部挖潜型农村居民点共2 126.93hm^2,迁移归并型农村居民点共539.52hm^2,综合条件较差的南北丘陵地带设置的迁移安置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对低丘岗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并可运用到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关 键 词:农村居民点 综合影响力  核密度  布局优化  加权Voronoi图  

分 类 号:F301.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