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Constitution and TCM syndrome typ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c diseas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景巍[1] 王国桢[1] 罗试计[1] 劳献明[2] 莫大[1] 蓝常明[3] 何复忠[1] 肖健[1] 文晓涛[1]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百色市中医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出  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课题(Z2014007);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百科计字[2011]16号)

年  份:2016

卷  号:25

期  号:21

起止页码:82-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35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别判定为9种体质类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有关内容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结果:1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2中医证型频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3胃镜征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多见于阳虚质,糜烂多见于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炎症程度较重,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伴肠化生多见;4脾胃虚寒证属阳虚质的较多见,脾胃湿热证属湿热质的较多见,瘀阻胃络证属血瘀质的较多见,胃阴亏虚证属气虚质的较多见,肝胃不和证属气郁质的较多见。结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Hp相关性胃病的主要体质类型,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望成为防治Hp相关性胃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中医体质 中医证型

分 类 号:R25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