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碎石覆盖层毛细阻滞效应及设计厚度分析  ( EI收录)  

Analysis of capillary barrier effect and design thickness with loess-gravel co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焦卫国[1,2] 詹良通[1] 兰吉武[1] 陈云敏[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2]贵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基  金:国家“973”重点基金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CB719805)

年  份:2016

卷  号:50

期  号:11

起止页码:2128-21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4903092938)、IC、INSPE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我国西北地区以黄土和碎石构成的毛细阻滞覆盖层适用性,验证黄土-碎石间的毛细阻滞效应以及覆盖层初步设计厚度,在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开展黄土-碎石毛细阻滞覆盖层极端降雨实验.实测黄土-碎石毛细阻滞覆盖层的储水能力,验证了黄土-碎石间的毛细阻滞作用,分析西安地区半湿润气候条件下毛细阻滞覆盖层的初步设计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层同为1.0m厚的条件下,毛细阻滞型覆盖层与单一型覆盖层相比,总储水量提高了24.9%?31.8%,有效储水量提高了38.2%-48.9%.现场实测黄土-碎石毛细阻滞覆盖层储水量为116.92mm,而按脱湿和吸湿曲线计算理论储水量分别为137.68和88.30mm.与本次降雨实测的存储量相比,分别偏大17.76%和偏小24.42%.对于黏性黄土分别下衬碎石、粗砂和中砂构建的毛细阻滞覆盖层:若采用黄土脱湿曲线计算初步设计厚度为1.06-1.12m,而采用吸湿曲线初步设计厚度为1.22-1.28m.在黄土毛细阻滞覆盖层厚度设计中,若采用脱湿曲线计算偏于危险,而采用吸湿曲线则偏于安全.

关 键 词:黄土 粗粒土 毛细阻滞覆盖层  储水能力  设计厚度  

分 类 号:TU4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