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碳收支核算的河南省县域空间横向碳补偿研究    

County-level Carbon Compensation of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Carbon Budget Estim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荣钦[1] 刘英[2] 马林[1,3] 李宇翔[1,4] 侯丽朋[1] 张战平[1] 丁明磊[1]

ZHAO Rong-qin LIU Ying MA Lin LI Yu-xiang HOU Li-peng ZHANG Zhan-ping DING Ming-lei(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5, China School of Civi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46, China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ivers and Eco-security,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45 [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郑州450046 [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4]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昆明650091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33)~~

年  份:2016

卷  号:31

期  号:10

起止页码:1675-16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区域碳收支和生态补偿是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之一。开展县域层面碳收支评估并构建区域横向碳补偿模式,对于推动区域低碳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构建了区域碳补偿的研究框架和测算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开展了县域空间碳收支核算和碳补偿方案的初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县域空间碳收支及其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县域空间碳吸收强度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县域空间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从市辖区向外围的周边县(市)逐渐减少"的特点。2)县域碳补偿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经济越发达、工业能源消费越大、人均GDP越高的地区,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3)依据河南省各县域单元碳补偿价值的差异,大致可以将河南省分为三类区域,即重点支付区、重点获补区和相对均衡区。重点支付区大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重点获补区主要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的粮食主产区,这两类区域之外的其他县市则属于相对均衡区。4)为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公平发展,未来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横向碳补偿体制,建立基于碳收支核算的县域碳排放配额制度和主体功能区约束开发方案,并实施以低碳为导向的差别化的区域考核机制,这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公平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碳收支 碳补偿  县域空间  河南省  

分 类 号:X1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