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海吕宋海峡21°N附近多潜标观测的上层海流    

THE UPPER OCEAN CURRENTS OBSERVED BY MULTIPLE SUBSURFACE MOORED BUOYS ALONG 21°N NEAR LUZON STRAI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占辉[1] 马伟伟[1] 万修全[1,2] 韩雪双[2,3]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学系,青岛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100 [3]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中心东方红2船实验室,青岛266100

出  处:《海洋与湖沼》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13号;41576004号;U1406401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745001号

年  份:2016

卷  号:47

期  号:5

起止页码:877-8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了解潮流从西北太平洋经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内的变化及其垂向结构,本文利用在吕宋海峡附近沿东西方向布放的多套潜标同步获得的高分辨率ADCP长时间连续观测上层海流资料,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将实测海流分解成3部分: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流、周期性潮流和剩余流,并将潮流分解为正压潮流和斜压潮流。通过对实测海流中各组分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该区域潮流类型在不同深度上有明显变化;M2潮自吕宋海峡传入南海后强度显著减弱75%左右,K1、O1分潮在上层强度减弱约三分之一。从垂向变化来看,在潮流强度上,各站点垂直方向上潮流强度均发生变化。从方向上看,各分潮潮流椭圆东西向特征明显,长轴变化较大,短轴(南北向特征)垂向变化不显著;潮流运动主要沿逆时针方向,垂直方向上潮流明显减弱或增强时会发生转向。斜压潮流主要集中在上表层,100m左右以下随深度逐渐减弱。东西方向斜压潮流能量比正压潮流强,而南北向的流比较稳定,且斜压潮流能量远小于正压潮流。定常流强度在各站点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随深度变化减弱。

关 键 词:南海  吕宋海峡 ADCP观测  潮流  垂向结构

分 类 号:P731[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