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    

Value of sonographic guidance of air enema for 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red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博[1,2,3] 田军[1] 班永光[1] 徐重阳[4] 张殿星[1] 王丹[5] 王刚[1] 亓恒涛[1] 焦晨伟[5]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1 [2]山东医学影像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21 [3]山东大学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4]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5]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出  处:《医学影像学杂志》

基  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4GSF118137);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编号20150302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ZR2013HQ013)

年  份:2016

卷  号:26

期  号:10

起止页码:1825-18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SA、CSA-PROQEUST、IC、INSPEC、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37例超声引导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先行立位腹透排除膈下游离气体,再行常规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在超声实时监视下,采用空气灌肠机对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压力为6~12k Pa。如套头出现停顿不动,则排气后对相应部位的腹部进行揉按。再继续充气并用超声观察,如发现套头迅速消失且大量气体进入小肠,小肠区内见广泛气体强回声,则提示整复成功。结果 本组肠套叠患儿均为回—结肠型,横切面上均表现为典型的“同心圆征”,所有患儿均成功整复。其中3例患儿整复后出现回盲瓣处水肿,在声像图上可见环形低回声的水肿带,称为“暗环征”。结论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既方便、快捷,又避免了常规X线透视的辐射损害,有望成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 键 词:超声诊断 空气灌肠整复 肠套叠 小儿

分 类 号:R574] R8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